醫藥網6月27日訊 2017年6月,又有企業因為在醫療器械招投標活動中存在違法違規行為而被處罰。
重慶偌肯商貿有限公司在參加重慶市衛計委“兒童保健設備采購”項目中,因提供虛假銷售合同謀求中標,被重慶市財政局處以罰款6500元、列入不良行為記錄名單、在1年內禁止參加政府采購活動的行政處罰。
這是一起提供虛假招投標材料挨罰的典型案例。值得注意的是,重慶偌肯商貿有限公司及其相關行為也已經被列入“政府采購嚴重違法失信行為信息記錄”(以下簡稱政府采購“黑名單”)。
該“黑名單”是由國家財政部于2014年啟動建設的,指定在中國政府采購網上集中發布全國政府采購嚴重違法失信行為信息記錄。賽柏藍器械在對“黑名單”進行梳理后發現,目前在列的有240多家企業失信行為信息記錄,其中事關醫療器械采購的就占到了34家之多。
而被納入政府采購“黑名單”的醫療器械企業們,問題集中表現在兩個方面:串通投標;在招標文件中造假,謀求中標。至于造假方式,花樣百出,有公章造假、合同造假、社保繳納憑證造假、隱瞞真實價格等等。
對醫療器械企業來說,一旦進入“黑名單”,就面臨著罰款、禁止參加政府采購活動等懲處。
此外,除了在政采系統內部實現全國互聯互通外,財政部還將“黑名單”提供給電子政務外網、“信用中國”網站,供各政府部門共享采用。也即多部門共享“黑名單”,可實施聯合懲戒措施。
以下為被列入“政府采購嚴重違法失信行為信息記錄”的醫療器械企業名錄:
從上述表格也可以看出來,今年已經有12家企業被納入“黑名單”了,然而2017年還沒過半呢,年內進入政府采購“黑名單”中的醫療器械企業數量,有相比往年猛增的趨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