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網6月26日訊 自2012年以來,醫藥行業并購數量呈持續增長態勢,到2015年全球交易達到283起。
而從2016年開始,全球制藥企業收購并購速度逐漸放緩,數量上明顯出現回落。或許是由于2016年的美國總統大選影響,2016年第四季度是自2012年總統大選以來最慢的并購時期,包括藥品定價、藥品稅率和保險都將取決于選舉結果。
2016年的184起交易數量,較2015年的283起大大減少;同時,交易總值也大大減少,2016年交易總值僅987億美元,較2015年的1889億美元減少了47.7%。
2016年幾起頂級收購并購包括:
4月28日,AbbVie 98 億美元收購腫瘤藥企 Stemcentrx;
2月10日,Mylan 72億美元收購Medabuy;
12月15日,Lonza 55億美元收購Capsugel;
5月16日,Pfizer 45億美元收購Anacor;
9月20日,Allergan 17億美元收購Tobira;
8月24日,Pfizer 15億美元收購AstraZeneca抗生素業務。
而2017年開始,各大制藥公司的收購進程繼續放緩,據醫藥地理不完全統計,各大制藥公司上半年的收購并購動向主要有:
·1月9日,武田 52 億美元收購美國制藥公司 Ariad
——武田獲得了Ariad的兩款新型靶向治療藥物。
·1月19日,禮來9.6 億美元收購生物技術公司CoLucid
——禮來獲得其核心資產是5HT1F受體激動劑Lasmiditan,意在完善其疼痛藥產品線
·1月26日,強生宣布以 300 億美元收購 Actelion 公司
——Actelion的PAH藥物中,能和楊森制藥的產品形成互補組合。強生公司還將擁有Actelion公司的其它疾病領域的產品或商業權利。預計將在2017年為強生公司增加13億美元的銷售額。
·4月24日,碧迪醫療(Becton Dickinson)240億美元收購巴德醫療科技公司(CR Bard)
——碧迪醫療有望躋身全球醫械大佬TOP5行列,并超過西門子
·4月25日,費森尤斯6.7億歐元收購默克生物仿制藥業務,同時47.5 億美元收購美國仿制藥公司 Akorn
——費森尤斯的生物仿制藥業務板塊得到完善
·5月17日,賽默飛將以72億美元收購藥物研發外包公司Patheon
——賽默飛進入規模達400億美元的CDMO市場
·5月19日,安斯泰來完成8億歐元收購Ogeda
——安斯泰來獲得更年期藥物fezolinetant,將幫助擴大后期管線資產,同時將更有助于其在未來的中長期增長。
中國藥企的海外并購之路依然沒有停下腳步。許多中國原生制藥企業或是通過出海并購加速全球產業鏈整合,或是通過出海獲得國際認證產品,或是放眼全球尋求多元化合作融入全球市場。
收購并購的交易值也在逐年攀升:在2017年最高成交收購價格達到56.8億元。盡管和制藥巨頭相比還有一定差距,但也看到了本土藥企積極拓展海外市場增強企業實力的野心。
8.19億美元
1月9日,三胞集團與加拿大Valeant(威靈)制藥在舊金山達成收購協議,三胞集團以8.19億美元(約合人民幣56.8億元)收購加拿大Valeant(威靈)制藥旗下美國生物醫藥公司Dendreon100%股權,創中國收購美國藥品最大交易記錄。
收購完成后,三胞集團將成為全球首個前列腺癌細胞免疫療法Provenge的擁有者。
6.05億美元
6月20日,長江產業基金聯合漢德資本和人福醫藥,完成對美國醫藥細分行業龍頭RiteDose公司的收購,并購涉及資金6.05億美元,將引進Blow-Fill-Seal(BFS,吹瓶-灌裝-封口)技術。
收購完成后,有望填補國家“十三五”計劃中BFS核心技術的空白。
40億
6月8日,美國賽生藥業表示已接受由德福資本、中銀投資、鼎暉投資、上達資本、博贏創投組成的中國財團聯合發起的約6.05億美元的收購要約。賽生的藥品研發在美國進行,產品組合包括腫瘤、傳染性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等主要治療藥物市場,其銷售業務主攻中國醫藥市場。
11億
5月2日,楚天科技聯合楚天投資、湖南澎湃以11億元并購德國藥企Romaco。
并購完成后,楚天科技和Romaco將直接在產品線上形成互補,同時也將拓寬楚天科技的市場范圍。
8.37億
6月19日,仙琚制藥宣布擬以1.1億歐元(約合人民幣8.37億元)收購意大利 Newchem S.P.A.和Effechem S.r.l.100%的股權。
Newchem公司主要從事原料藥,主要是甾體和激素類藥物的研發、生產、銷售; Effechem公司主要從事醫藥行業的各類銷售活動。本次收購是仙琚制藥實施原料藥國際化發展戰略的重要舉措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