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網7月27日訊 作為最大的進口藥代理商及分銷之一,康德樂在華分銷業務一直為外界所眼紅。而254億元的營收盤子以及國內醫藥商業第8的排位,也足以撼動業內格局。
7月24日,記者從康德樂中國確認,該公司確實已經在“探索其他戰略的可能性”。而業內專家則稱,被爆參與首輪競購的國藥(國藥控股)、上藥(上海醫藥)和華潤(華潤醫藥商業)當中,又數上藥和華潤的競購意愿最強,因此康德樂最終轉手給哪家直接決定誰將成為中國醫藥商業百強第二名。
康德樂確認有意脫手傳言
在中國區業務發展迅猛并躋身中國藥品分銷商前列后,康德樂卻心生退意。
就近日業內傳出康德樂即將退出中國區市場并將其相關業務分銷轉手的消息,康德樂中國相關媒體負責人昨日回應表示,為了實現康德樂中國在產品和服務分銷業務方面的發展潛力,公司確實正在探索其他的戰略可能性,以支持下一階段的發展。
據該負責人透露,康德樂此次在尋求合作伙伴的過程中,將保持開放心態,“考慮包括行業內企業、戰略性合作伙伴和金融投資者等各種可能”。
至于外界傳聞的國控、上藥和華潤希望接盤的傳聞,康德樂方面坦言,目前能說的信息就這么多,其他相關消息,需要待公司進一步公布。
此外,康德樂中國7月24日表示,其在中國的其他業務和團隊,包括康蒂思(Cordis)將繼續作為康德樂的一部分服務中國市場。另外,康德樂在完成收購美敦力的病人恢復業務后,將在亞太地區持續增加投入其它資源。公開資料顯示,今年4月,康德樂宣布以61億美元收購美敦力(MDT)旗下的醫療用品業務(即病人恢復業務)。
三大巨頭競購已悄然展開?
對于競購傳聞,上海醫藥方面給出的回應是,不予置評。華潤醫藥內部人士表示不掌握相關情況,但也未直接否認傳聞內容。而國藥控股高級顧問干榮富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則表示,上述三家企業參與并購有一個共同的目標,即為了規模化和集約化發展。
“如果給國控,200多億的營收不足以影響行業格局,目前國藥控股營收已經接近3000億元,正在向5000億元發展。但若給了上藥,那么情況就會不一樣。”干榮富如是分析。
在其看來,康德樂轉手在華分銷業務,影響最大的是行業第二和第三。
據商務部發布《2016年藥品流通行業運行統計分析報告》,2016年中國醫藥集團總公司(國藥控股母公司)、華潤醫藥商業和上海醫藥分列百強冠亞季軍,三者主營業務營收分別約為2988億元、1146億元和1138億元。
“若華潤接盤,那對上藥來說,將是一種打擊。康德樂總部和上藥一樣都在上海,康德樂有很多外國的代理品種,這些也是上藥看重的。相比之下,華潤醫藥商業的發展重點貌似不是藥品的總代理。”干榮富進一步分析。
據了解,康德樂在華業務之所以如此吸引國內三大醫藥分銷巨頭,一個重要的原因,是由于有了瑞士裕利集團在前面“鋪路”。
2011年,康德樂通過并購瑞士裕利集團旗下的永裕醫藥,強勢“入華”便獲得了永裕醫藥在中國內地的9大物流中心,330個城市的銷售渠道,以及由6700多家批發商、4.9萬家醫院、12.3萬家零售藥店和1250家疾病控制中心組成的銷售聯盟。在當時,永裕醫藥已與500多家的中外藥廠有業務往來。此后,2013年,康德樂又通過并購廣州百濟新特藥業,更進一步布局了中國的高值藥品零售渠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