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網6月15日訊 6月14日,商務部發布《2016年藥品流通行業運行統計分析報告》(下稱《報告》),對2016年國內藥品流通市場做了全景掃描。
以此《報告》為鑒,鳥瞰整個流通市場,其行業現狀、當前走勢和未來機遇,可盡收眼底。以下為《報告》的核心要點:
▍12875家藥批,銷量只占全國3成
2016年,藥批百強占同期全國銷量的70.9%,同比上升2.0個百分點。
其中,4家全國龍頭企業占同期全國銷量的37.4%,同比上升0.5個百分點;15家區域龍頭企業占18.4%,同比上升1.1個百分點;排序最后一位的企業主營業務收入由2015年的11.5億元增長到2016年的12.4億元。
隨著各項醫改政策的逐步落實,藥批行業整合進一步加快。數據顯示,在市場上占有一定規模的藥品批發企業都在積極布局、強化控制力。
▍藥批數量減少、零售連鎖暴漲
截至2016年11月底,全國共有藥品批發企業12975家;藥品零售連鎖企業5609家,下轄門店220703家;零售單體藥店226331家,零售藥店門店總數447034家。
對比商務部2015年的數據,可以發現:一年內,藥批數量減少533家;零售連鎖數量增加628家、門店增加15808家;零售單體數量減少16831家、門店減少1026家。
▍化學藥具有壓倒性優勢,中成藥式微
按銷售品類分類,西藥類銷售居主導地位,銷售額占七大類醫藥商品銷售總額的74.4%,其次為中成藥類占15.0%,中藥材類占3.0%,醫療器材類占3.3%,化學試劑類占1.2%,玻璃儀器類占0.1%,其他類占3.0%。(詳見文末附圖:西藥和中成藥各省份銷量)
2015年的數據,西藥類占比74.2%,中成藥類占14.6%,中藥材類占3.6%。(注:西藥類包括化學藥品制劑、化學原料藥及其制劑、放射性藥品等,但不包括化學試劑等。)
▍北上廣等10省市,占全國銷量6成
2016年銷售額居前10位的省市依次為:廣東、北京、上海、浙江、江蘇、安徽、山東、河南、四川、云南。上述省市銷售額占全國銷售總額的64.2%,同比上升0.4個百分點。(詳見文末附圖:全國區域銷量)
2016年,全國六大區域銷售額占全國銷售總額的比重分別為:華東37.4%、華北16.2%、中南23.7%、西南13.0%、東北5.1%、西北4.6%。(華東地區:上海、江蘇、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東)
▍16藥批市值超百億
2016年藥品流通行業上市公司新增2家,分別是華潤醫藥和鷺燕醫藥。市值100億元以上的企業有16家,分別是國藥控股、上海醫藥、華潤醫藥、華東醫藥、九州通、國藥一致、瑞康醫藥、中國醫藥、同濟堂、海王生物、國藥股份、老百姓、柳州醫藥、一心堂、益豐藥房和嘉事堂。
國藥控股、上海醫藥和華潤醫藥的市值均超過400億元。23家藥品流通行業上市公司披露的2016年對外投資活動共有86起,涉及金額125億元。
▍藥批、零售百強榜單發布,藥批多了8張新面孔
《報告》發布了2016藥批、零售企業前100名排序。對比2015年數據,有8家藥新晉百強榜單。以下為附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