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網6月14日訊 超過2000個藥品,或將大降價!
▍安徽2293個藥品醫保支付價降低
6月13日,安徽省醫藥集中采購平臺公布《2017年安徽省基本醫療保險藥品醫保支付參考價目錄》。
此次安徽公布的目錄中,包含3780個藥品。據賽柏藍統計,有2293個藥品的醫保支付價被調低。比例為60%。
這么多藥品的醫保支付價格降低,很顯然,并非是要增加患者的自付比例。這并不符合醫改的方向和最終目的。
在國家三部委,財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國家衛生計生委,聯合發布了《關于加強基本醫療保險基金預算管理發揮醫療保險基金控費作用的意見》指出,要對公立醫院建立健全“結余留用、合理超支分擔”的激勵約束機制,激勵醫療機構提高服務效率和質量。
激勵機制在實際的執行中,不少地區基本上遵循這樣的原則:醫保就給這么多錢,花不完自己留用,不夠花醫院自行負擔。
▍倒逼藥企大降價
沒人愿意最賠本買賣,公立醫院也是如此。
在此激勵機制下,就將醫院的議價原動力徹底激發出來,對象當然是藥品供應方——藥企或藥商。
醫保支付價格制定最直接的目標是控制藥品費用。在此之下,醫院有兩種做法,或者是根本不開這些高于醫保支付價的藥品——在實際操作中,這當然不太現實。
那么,就只剩下一種辦法:就是在采購議價中,極力壓低這些藥品的價格,使其和醫保支付價持平、至少也是要接近。只有這樣,公立醫院才會用。
要知道,在取消藥品加成、已經少了一大塊收入的前提下,公立醫院幾無可能再負擔超出醫保的那一部分;反倒是更希望獲得醫保的結余。醫保支付價的標準一旦劃定,借力打力,藥企或將接受產品降價選項。
從控費的角度看,醫保支付改革,的確是抓住了不合理用藥的“牛鼻子”。從不少省份公布的數據看,效果顯著。不過,也存在另一種可能,醫院或許會選擇讓患者進行院外購藥,來規避控費的壓力。
在此次安徽發布的目錄中,篩選出部分藥品的醫保支付情況,附錄在文末。全部目錄請到安徽省醫藥集中采購平臺下載。如圖:
|